早幼教
教育热点:世界有你,无言也暖|身边的感动
新闻标签
发布日期
2020-09-07 15:12:36
阅读
2872
  世界有你,无言也暖

  2020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群像扫描

  这是一个平凡而伟大的群体。

  平凡,在于他们日复一日耕耘在三尺讲台,就像一颗颗小小的铺路石,有的只是一份忙碌与充实。

  伟大,则在于他们担负着为国育人之重任,传递知识,塑造心灵,有着教导孩子成长成才的巨大魔力。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教师。

  当时间的指针指向9月,当我们再次在心中轻声默念出这两个字,不知怎地,就突然湿了眼眶。

  把时间的指针往回拨。年初,一场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教师群体置身其中,奋力作答,全国高校多个附属医院组织白衣战士奔赴湖北疫情一线,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抗争;疫情之下,开学延期,但学生成长不能延期,为了全国两亿多大中小学生居家学习,各地教师大胆创新,网上录课、直播、远程辅导,为“停课不停学”交上了优异答卷;扶贫先扶智,一大批教师承担起脱贫攻坚的时代重任,从校园走向田间地头,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时代需要引领者。我们不妨再把视野拉长,一起思索,在新时代,如何诠释教师的使命?

  带着这一问题,让我们一同走近今年的66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聆听他们的故事,看看他们用行动给出了怎样的答案。

  壹

  您为什么还要来?明明知道毒瘴弥江城,前方的路布满荆棘。铠甲披上身,留给世界一个无畏的身影,只因对这脚下的土地爱得深沉

  从广州到武汉,无座补票。

  在3月18日召开的广州市疫情防控新闻通气会现场,主持人手里的一张车票成为焦点。

  车票信息显示,乘车人已84岁高龄。这时,很多人的脑海里已自动浮现出了一位长者在高铁餐车上满脸倦容的那张照片。

  他就是广州医科大学教授钟南山。

  一位知名疾控专家,夜驰江城,没有座位,就这样待在餐车一角,闭目养神。

  那天是1月18日,星期六,他从深圳抢救完相关病例回到广州,当天下午开会时接到通知赶去武汉??航班已无机票,高铁票也非常紧张,临时上车的他被安顿在了餐车一角,刚一落座便拿出文件研究……

  两天之后,“肯定存在人传人”“14名医务人员感染”“没有特殊的情况,不要去武汉”,他接受采访时的回答,拉响了警报。

  同样是1月18日这天,另一位73岁的老人也临时补了无座票,坐慢车从杭州辗转到了武汉。她挤在两节车厢之间的列车员休息室里,一路都在和随行的两位医生讨论研究这场疫情。

  她是浙江大学李兰娟院士。

  4个多月中,李兰娟3次主动请缨远赴武汉。2月1日,她率医疗队出征,进入专门收治重症病人的武汉大学附属人民医院东院,一直工作到3月30日。那张让无数人泪目的口罩压痕照片就是在这期间拍摄的??

  压痕已经深深嵌进了皮肉里,印迹和皱纹已然难以分清,温暖中饱含力度的笑容令人心疼却也安心。

  此次出征武汉时她说:“这场战役不成功,我们就不撤兵!”5月31日,她第三次前往武汉,了解集中核酸检测排查情况,根据对4组重要数据的分析,她表示,武汉是安全的,武汉人是健康的。

  在这场疫情中,很多人凭借一句“共产党员先上”,认识了一位来自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硬核医生”,他叫张文宏。随后,他金句频出??

  “为了人民的利益,这事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按照这些标准来,出了事我来承担!”

  “流感不是感冒,就像老虎从来不是猫。”

  “你在家不是在隔离,你是在战斗。”

  ……

  他专业素质过硬,对疫情的判断准确,有原则、讲担当。同时,他谈吐幽默风趣,说话实在朴实,他的话,网民都爱听。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钟南山、李兰娟、张文宏……作为国民偶像,他们自觉把个人的生命与祖国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同时作为师者,他们也把为党育人、为国育人作为崇高使命,他们的人生,熠熠生辉。

  作为广州医科大学教授,钟南山从医从教一甲子,是当之无愧的医学教育改革的推动者,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拔尖医学人才。他本人的成就毋庸置疑,“中国的医学生都学他写的教材”。

  疫情期间,钟南山办公室共收到250多封群众来信。他虽不能一一回信,但却认真阅读。其中来自青少年与小朋友的信,钟南山尤为珍视,并亲自回信,写下对青少年的寄语。

  对浙江大学的医学生来说,李兰娟依然是那个在课堂上诲人不倦、指引他们奔向人类健康共同体的“李奶奶”。

  执教近五十载,作为一名优秀教师,李兰娟还在坚持给浙江大学各年级的医学生们上课,还会根据每位研究生的特点专长、个人兴趣,为每个人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

  “我们这一辈要为青年人跑出一个好成绩,也期待青年人将来跑出更好成绩。”在一堂思政公开课上,李兰娟郑重寄语浙大学子,希望他们在国家最需要的地方绽放青春。

  作为国内顶尖学科的科主任,张文宏的忙碌可想而知,但作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授,他见缝插针,把一天中最能静心思考的时间给了学生。

  早晨6点半,为学生开题仔细斟酌;午休时间,为课题数据把关,帮学生寻找解决方法和思路;凌晨两三点,耐心回复学生邮件、细心审改学生论文……在学生们看来,即使辛劳,即使疲惫,他展现的永远是精力充沛轻松微笑的一面。

  年逾古稀的天津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张伯礼,率领中医“国家队”进驻江夏中医方舱医院,中医药凭借出色表现实力“圈粉”,成为新冠肺炎治疗“中国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名师者,他的心思很细腻。他说,贫困生拿助学金不用在同学、老师面前演讲,“之前有的孩子说着说着会哭,我看了很伤心,这会再次伤害他们”。

  他还先后捐出个人获得的“吴阶平医学奖”等奖金200余万元,设立“勇搏”基金,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

  在今年的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中,有太多可歌可泣的可爱脸庞。

  他们是医者,逆行而上,用无畏守护家国平安;他们也是师者,以专业学识和高尚道德情操为国培育一大批高层次医学人才,把爱国、担当、奉献的种子撒播在了学生心中。

  “此次战疫中,我们所获得的成绩,离不开深埋在血脉中的红色基因。”南昌大学教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张伟,把高尚的医疗品德作为医疗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并把红色教育贯穿于教学工作始终。

  35年培养2万名感控“种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控制中心教授吴安华,是此次疫情防控中为数不多“打满全场”的专家之一。有人问他,这么拼命图什么?他回答:“不图什么,一生所学,报效国家,是我的责任和使命。”

  “科学研究不是为了发文章,推进临床工作和人才培养更重要。”身处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教授胡豫,用医者与师者的担当使命,为学生们上了一堂最生动的思政课。

  ……

  去时无畏归无恙,一腔铁血书丹心。

  他们来自脚下的土地,也以无我之姿,回报生于斯长于斯的大地。他们是大写的师者。

  贰

  贫如王屋太行山,您愿做那移山的愚公。巍巍高原、偏远山区、贫困村落……您把知识的种子撒播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也在那里,点燃了希望的火种

  这个夏天,张桂梅又送走了一届大山女孩。

  今年的高考成绩出来后,张桂梅的手机一直响个不停,一群山区女孩向她们的校长“报喜”。

  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是一所专为贫困山区女孩创办的学校,10多年来,这里先后有1600余名女孩考上大学,走出大山,张桂梅也为之付出了半生心血。

  为大山女孩提供教育机会,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让她们有机会飞越自己原本的人生,实现梦想,这是张桂梅的信念。

  为此,她几乎没有娱乐,没有假期,没有自己的生活。

  她每天从清晨的教学楼巡视开始,然后站在二楼,手持喇叭,催促学生跑步进教室。到了假期,她就带着面包、矿泉水,坐车去山里家访,她的家访路长达12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3圈。

  当看到这些大山里的女孩拿着大学录取通知书,笑靥如花,张桂梅便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这个夏天,雨水格外多。

  又逢汛期,河南省罗山县彭新镇公山教学点教师李化勇再次荡起了船桨,赤脚划船,义务护送学生去水库对面的教学点读书。

  38年间,小船划破了8艘,乘船的孩子们一个个离开了学校,离开了家乡,走向人生更广阔的舞台。

  38年间,青丝变白发,李化勇仍然在执着守护着乡村。不让一个孩子辍学,通过教育点亮孩子们的人生,李化勇信念坚定。

  彭新镇是劳务输出大镇,90%的学生家长外出务工,李化勇常常从微薄的工资里,拿出部分钱来资助留守儿童和贫困学生,每学期初,他都要整理留守儿童档案,建立家庭联系卡,让学生从关爱中寻求前进的力量。

  这个夏天,22名山里娃看到了更大的世界。

  他们是贵州省从江县大歹小学的学生,第一次走出大山。他们来到贵阳,看到了大白鲸、企鹅和海狮,一路上惊奇声不断。

  这次夏令营之所以能成行,得益于贵阳市南明区南明小学的对口帮扶。2019年,南明小学校长曹凤英带队入驻大歹小学,进行定点帮扶。

  让山里娃和城里娃一样享受优质教育,是曹凤英的教育扶贫信念。

  从教育引导孩子们洗手洗脸开始,她请来城里的艺术专业教师给孩子上课,请专业的团队给孩子做拓展训练,所有孩子都进特长班,她想让孩子们知道,只要通过努力,就可以走出大山,改变自己的命运。

  扶贫必先扶智。教育脱贫攻坚,离不开一大批奉献自我、燃烧自我的教师。他们站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自觉超越个体的小欢喜,安心教书、静心教书,以崇高的精神,托起了共和国教育的底部。

  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域高原,日照强烈,积雪终年不化。

  17年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教师建红坚定地驻扎在这里。在这样一个“老、少、边、穷”地区,不知多少次,她翻山越岭到牧民家中劝说学生回校学习;不知多少次,她苦口婆心地向牧民讲解学习能改变命运。

  她皮肤黝黑、脸上挂着高原红,身躯小小,却能量巨大。

  建红先后担任过3所学校校长,3所学校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在民族地区从事基础教育,她一直坚持双语办学,狠抓寄宿制、信息化建设,发掘传承本地区民族文化、探索出了特色办学的路子。

  我们身处的大地,正因为有了像建红这样的教师坚守付出,才有了很多令人欣喜的变化。

  17名、54名、93名、120多名……不断增长的学生数量背后,是越来越多村民对教师程风的认可。

  江西省鄱阳县北塘小学是一所濒临撤并的学校,如何让其重新焕发生机?程风总结出了自己办学的“三件宝”??家访、汇演、团队好。简单的七字法宝背后,是程风无数个夜以继日的付出。而不断回流的学生,是对她最好的肯定。

  如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县的农村也掀起了尊师重教之风,许多家长从“孩子学习差不多就行”,变成“砸锅卖铁也要读书”。

  这一转变,离不开乌鲁木齐县第一中学教师徐桂英的默默耕耘。30多年来,徐桂英用瘦弱的身躯,家访了数不清的贫困学生家庭。渐渐地,该校贫困生辍学现象消失了。在她的引领下,教师们纷纷走村入户,到学生家中做宣传动员工作,引导农牧民重视教育,用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为承担起脱贫攻坚这一时代重任,更有大批师者,走出校园,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成果留在农民家中,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蓬勃力量。

  “越是贫困、生态环境脆弱的地方,发展沼气的意义就越大,也就越需要我们。”在云南师范大学能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张无敌的影响和推动下,云南偏远农村山山寨寨里的村民们,改变了打柴的习惯,村寨的人畜粪便得到了有效的管理和利用,疾病传播途径减少了,原先一座一座几乎被砍秃了的山,又变绿了。

  “科技成果不能放在档案柜里,要让它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作贡献。”西南大学教授、油菜专家李加纳带领团队成员吃住在农民家,促进黄籽油菜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已累计为农民和农业加工企业增收增效超100亿元。

  与田野为伴,与小麦为友。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的经济地带,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区域。河南科技学院教授茹振钢通过对小麦品种不断改良,让小麦亩产值不断攀升到新高度,留出更多空间发展生态,减少水土流失。

  稻花香里说丰年。作为农学专家,沈阳农业大学教授陈温福深知粮食是中国人生存的根基。从课堂、会场到机场再到田间地头无缝衔接,他率领东北超级稻育种团队培育的16个超级稻新品种,在东北稻区累计推广1.47亿亩,覆盖率达60%,增产稻谷83亿公斤。

  叁

  您是那翅膀下的风,给学飞的鸟儿带来展翅的助力。您也筑最美的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引领。您用爱编织阶梯,只为让孩子们摘下天边繁星,觅到幸福天虹

  关心地球凉热,也关心人情冷暖。

  去年高考结束后,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一中地理教师兰会云做了一件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事情。

  他带领着一群十八九岁的少年,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骑行1800多公里,跨越5个省份,最终抵达上海。地理课本上一个个名词,成了孩子们眼前的风景。

  这场骑行引来全网艳羡,但兰会云做的远不止此。

  今年的世界地球日,兰会云买来颜料,带着学生给全校的170个井盖“涂鸦”;母亲节,兰会云让学生们给母亲准备一份节日礼物或帮妈妈做件事;课余时间,他带领班里学生去慰问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

  从分数和试题中走出,去关心粮食和蔬菜,关心身边的每一个人,兰会云这种充满爱和温暖的品格教育,带给学生的是一种受用终身的力量,他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育人使命。

  让我们再把视线移到课堂。一场公开课上,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物理教师林立灿除了讲授基础知识,还模拟了一场“天宫一号”空间站的对接过程。

  这样的“标新立异”之举,林立灿不是第一次做。

  2014年9月,在伽利略诞辰450周年纪念日上,林立灿向省航空学会借来热气球,亲自上阵,在60多米的高处,将两个质量分别为3公斤和5公斤的铅球同时“静止释放”,做自由下落对比实验。

  “物理是有血有肉的,不是干巴巴的公式啊,那多无趣。”教育教学方式的创新,不仅点燃了学生向着未知探索的火光,而且让学生获得了磨砺头脑的方法和力量。

  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而给学生扣好“第一粒扣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育时代新人的根基。

  每天早晨,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都会站在校门口,微笑着竖起大拇指或行鞠躬礼迎接学生,一站就是10年。

  有必要吗?有人问。她回答,这个习惯帮助我认识每一名学生,也让他们知道,在这所学校里,有一个能够时时为他们竖起大拇指、值得他们信任的人。

  一个又一个孩子被她的大拇指点亮,她也受此启发,构建了学校成志教育育人体系,引导学生们树立理想抱负,并付诸实践行动,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细落小落实。

  山那头、河对岸,打开门就是越南,走两步就是东盟,这里是陈留工作的地方??位于祖国边陲的广西崇左市。

  在她所在的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附属第二小学,特色德育课程相对薄弱。为此,她带领课题组教师,整理有关边境的传统壮乡文化资源,以课程开发为载体,开发出具有边境地域特色的德育课程,让孩子从小把祖国铭刻在心里,把界碑“竖”在心中,扎实培育孩子的家国情怀。

  很多时候,最鲜活的育人思政教材,就在我们身边。

  疫情期间,武汉市解放中学思政课教师吴又存主动请缨,成为一名志愿者。戴上小红帽,雪地里分发蔬菜,爬楼为居民送药,他每天早出晚归,忙得脚不沾地。

  “吴老师,您难道不怕感染吗?”有学生关切地问。

  “也怕,但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他答。

  复学后,在学校操场上,他邂逅了一名戴着口罩的九年级男生,这名男生硬是塞给他一个红红的大苹果,微笑着说:“希望吴老师平平安安。”

  对吴又存来说,在战疫中的示范引领,和千万市民在抗疫战斗中凝聚起的“武汉精神”,就是最有力量的育人思政课。

  用爱和责任感来激励、唤醒和鼓舞每一名学生,是师者的崇高使命,也是育人的核心要义。

  让每一个农村孩子都能有自己最好的发展,这是黑龙江省泰来县大兴镇中心学校校长李果的育人目标。他坚持在一穷二白的农村初中开办中职,成就了本乡镇1500多名涉农职业高中毕业生,为当地留下了数百名适用人才,学生发展呈现出多点成才的局面。

  浙江省舟山市嵊泗县初级中学教师范群,将班上的学生分成几组,组成“雁行小队”,每逢周末,由家长带领一小队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有拜访民间老艺人学习小手艺的,有走进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的,有在家学习包饺子的……孩子们在“飞行”中成长,感悟人生的道理。

  帮助每一名求知若渴的学生点亮心中的梦想,鼓励他们前行。从打工妹到大学教授,在东北师范大学教授高夯的鼓励下,函授生林萍充分挖掘自身数学潜质,考研读博,今天已经成为东北师大数学系的一名教授。

  ……

  教书育人,教的是知识,培育的是心灵。

  以爱做底色,珍视每一名学生的禀赋和潜能,尊重孩子们的天性,让他们的每一种个性、每一种梦想、每一种尝试都得到应有的关注和发展,才能真正培养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对此,他们做出了榜样。

  肆

  恰若一束火光,散作漫天星辰。都说众行者远,您不仅自身是能量发光体,还用这光芒照亮同行者,给更远的远方带去了向上生长的力量

  如今,虽已是84岁高龄,但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刘永坦仍耕耘在科技报国、教书育人第一线。

  从20世纪80年代起,刘永坦坚持拥有专业的师资团队新体制雷达,带领团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为祖国海疆雷达打造“火眼金睛”,让我国海域监控面积从不足20%到全覆盖。

  在北疆之地靠什么集聚人才?有人用“磁铁效应”来形容新体制雷达团队组建过程中的高端人才集聚效应,其形成的关键在于有刘永坦这颗磁力巨大的“磁核”。

  在这颗“磁核”吸引下,近40年来,一大批同心筑梦的青年学者来到冰天雪地中,来到他的身边。刘永坦亲手培养的这群敢啃硬骨头、放弃优越条件的年轻人,将热血与青春挥洒在东北大地,建立起一支使命必达的雷达科研“铁军”。

  学生们都表示:有坦先生“把舵”,干得有劲儿!有坦先生指路,千难万难都敢闯上一闯!

  又一个子夜来临,兰州交通大学教授王良璧办公室的灯依然亮着。

  对流传热是传热的主要形式。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对流传热的机理,王良璧针对几个同仁公认的“老大难问题”,逆难而上,展开了艰苦的研究。他指导的研究生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合作拥有专业的师资团队的二次流强化传热的换热器产品,已在我国铁路机车上使用。

  同时,作为甘肃省流体与热科学教学团队负责人,他带领青年教师一起做实验,常常讨论问题到深夜。在他的耐心引导下,多名青年教师已成为学校教学和科研的中坚力量。

  一个人可以走得快,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

  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99.94%,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4.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连年走高,达到了51.6%。相关指标已经达到世界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也就是说,当下,数量已不再是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教育质量的提升则更为紧迫。而质量提升的最核心要素是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发挥名师的指引和辐射作用尤为关键。

  如何带动更多的人?如何促进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这是四川省泸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肖敏一直苦苦思索的问题。

  2019年1月,她领衔的国培计划名师领航工程名师工作室获批成立,随即在汶川、崇州、宜宾、泸县、昆明等地开展团队研修、教学研训、送教到校等。

  10个月后,由工作室成员负责的工作室相继成立,聚成一团火,散作特教星,从带动一所学校到辐射更多教师,肖敏做到了。

  作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教师陈良主动服务广西少数民族地区30多所职业学校,为职教教师在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技艺提升、个人成长等方面提供帮助,每年受助教师达2000多人。

  在陈良传帮带的教师中,涌现出了一批德艺双举的民族技艺师资队伍,为少数民族技艺的传承发展提供可持续的保障。做年轻教师的引路人,陈良做到了。

  以党的十九大和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为标志,“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为我国新时代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奠定了基调,指明了方向。要实现这一目标,校际之间、区域之间的整体帮扶同样很重要。

  “我们要构建朋友圈,和伙伴们在教育的道路上一同前行。”说这话的,是重庆市人民小学校长杨浪浪。

  在杨浪浪的带领下,学校以帮扶带进步,开展“百校牵手”“领雁工程”,通过影子校长工程、教师“1+1”跟岗研修,与全市38个区县108所县级、乡村学校建立帮扶机制,促进城乡共进。

  在重庆市人民小学的众多伙伴中,有区县中心区域的当地优质小学,有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希望小学,也有三峡库区深处的搬迁小学、大山深处的寄宿制小学。

  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学校的不同发展现状,杨浪浪带领学校的特级教师、骨干教师做调研,拟方案,抓落实,在教育帮扶的道路上走出了“一校一品、一校一策”的精准帮扶模式,真正实现资源共享、教师成长和品质提升。

  新时代,“互联网+”给我们带来新的想象。

  在窦桂梅的带领下,清华附小在全国有20余所协作校和实验基地,建立互联网学校,开展“空中课堂”,每周5节示范课在900个扶贫县的3800个远程教学站直播。

  一根网线,一台电脑,教育帮扶真正突破了地域限制,优质教育的种子在各地生根发芽。

  “在太阳底下,没有比教师这个职业更光辉的了。”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这句话至今仍在流传。

  三尺讲台系国运,一生秉烛铸民魂。人民教师之所以充满光辉,不仅在于他们对其执教的知识和学生负责,还在于他们把自我自觉融入时代,对置身其中的社会负责。

  他们自身是能量发光体,更是培育骨干教师的“特种部队”,是改造教育气候、促进教育均衡的示范性力量。

  他们满腔热情投身教育事业,努力做好塑造学生的“大先生”,担当起了为祖国、为人民培养接班人的时代大任。

  他们以时代需求为己任,从当下的自我出发,身体力行地去关照社会,把仁爱和力量奉献给所站立的地方。

  他们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捆绑在一起,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人民教师伟岸的身影,他们构筑起推动国家和时代前行的重要力量。

  世界有你,无言也暖!(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文/BBunion编辑部
首页 | 品牌中心 | 课程中心 | BBunion资讯 | 加盟BBunion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专题页 | 手机版

热门标签: 早教加盟中心 | 早教加盟 | 早教中心排名 | 早教加盟网 | 早教中心 | 早期教育 | 早教 | 早教投资 | 早教机构 | BBunion早教 | BBunion国际早教 | BBunion | 早教加盟 |

地址: 厦门市海沧区海沧大道893号泰地海西中心B座17层                    备案号:闽ICP备14009374号-2
Copyright ©福建省港英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 电话: 400-0078-777    0592-5980277